太阳集团tyc151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太阳集团tyc151新闻 > 正文

语言文字服务团队2024年春季学期流溪小学古诗词课堂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4-07-09 来源:太阳集团tyc151 阅读:

始于2024年3月4日,终于2024年6月18日,经过15次“流溪小学之旅”,太阳集团tyc151“走进流溪小学之古诗词系列课堂”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在为期15周的教学旅程中,由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周凤玲老师、学院团委书记杨乃杰老师、流溪小学实践基地负责人石巧如老师等带领语言文字服务队,多次深入从化区流溪小学,通过教授古诗词,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时光清浅,岁月嫣然,本学期的古诗词系列课堂已经结束,但流溪小学小朋友们每次专注且认真的神情、争先恐后的举手、清脆而响亮的回答声……所有与流溪小学小朋友们有关的美好回忆都将深深留在我们的心间。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15次课堂里精彩且美好的瞬间吧!

3月4日,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夏吉良同学登上讲台,开启本学期古诗词系列的第一讲。首先,他通过诗句引导小朋友们了解李号称“诗仙”的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观看视频后让小朋友们了解到李白“飘逸”的创作风格,最后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小朋友们认识到李白坎坷乐观的一生,并从中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等人生道理。

3月11日,由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刘原宁同学担任“小老师”,教授了主题为“李白诗中的告别”的第二讲课堂。在这节课程中,“小刘老师”用一个小问题将小朋友们带入李白的诗歌世界,通过朗读诗歌、介绍诗歌的背景、赏析诗歌的重点字词等,让小朋友们置身于唐朝的金乡,感受李白与韦八之间的深情厚谊,从而更加深入的认识诗歌中的送别之情,让他们懂得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

3月18日,刘原宁同学开展古诗词课堂的第三讲,继续讲述李白笔下塞下曲的壮丽与高昂。她用四首边塞诗歌开启本节课边塞诗歌的旅程,通过逐句赏析与详细的讲解,学习“折柳”这一意象等知识,带领小朋友们学习李白边塞诗中独特的描写手法——苍凉雄壮,体会到诗人的伟大抱负,让小朋友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边塞诗乐观高昂的基调与开阔壮丽的意境,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热情。

3月25日,来自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黄紫裕同学首次进行授课,开展古诗词课堂的第四讲。在为小朋友们介绍王昌龄后,她进而引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随后在“小黄老师”对诗歌的逐句讲解与赏析下,小朋友们在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中感受到诗人所营造的凄凉冷落的气氛,并且通过视频,让小朋友们深刻地理解了何为“子规啼”。课堂的最后,以朗读诗歌结论的游戏形式,让小朋友们充分了解理解古诗中的韵律与意境,感受存续千年而韵味不损的诗词力量。

4月1日,在第五讲课堂中,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张伊琪同学与小朋友们开启了一场离别与情感的奇妙之旅。在这节课中,“小张老师”通过“谁送?是送别谁呢”这一问题引导小朋友们走进《渡荆门送别》这首诗中,随后,她带领小朋友们朗读诗歌和播放视频,让小朋友们在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中,深刻体会到诗歌中包含的浓情厚意。

4月8日,在第六讲课堂中,张伊琪同学紧跟上节课的“步伐”,继续带领员工体会送别之念。她由送别诗的特点以及相关意象等知识引入《送友人》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接着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校准节奏与字音、疏通文意、分析各意象等方面,向小朋友们详细地介绍这首诗,并在飞花令和击鼓传花这两个游戏中加深了小朋友们对意象的认识,使小朋友们深刻体会到诗人与友人惜别时的不舍与思念之情。

4月15日,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朱颖同学开展第七讲课堂,并带领小朋友们欣赏李白笔下的两位美丽的女子。通过展示杨贵妃的图片,她顺势引出诗歌《清平调·其一》,在指导小朋友们朗读诗词、观看李白创作此诗词的片段后,她为小朋友们讲解诗词中意境,引导小朋友们想象李白笔下的美人玉色,体会诗词中的韵味,并使其学会比喻与想象的修辞手法。

4月22日,夏吉良同学开展第八讲课堂。时隔一个半月,他再次踏上流溪小学的讲台,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品读李白诗中的壮志未酬。在课堂开始,他用一则谜语向小朋友们抛出疑问,进而引出诗歌《将进酒》。随后,他从诗中的重点字词和大意着手,运用诗句中的小典故,给小朋友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小朋友们更加直观地体会诗歌的韵律,并进一步体会诗歌所包含的细腻情感。

4月29日,来自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陈誉同学进行第九讲的授课。“小陈老师”用唐代人物“身份牌”的方式带领小朋友们开启唐朝诗都的穿越之旅,详细讲解了《春夜洛城闻笛》的诗词之“妙”,引导同学们从李白诗里的“何人不起故园情”中体会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最后在悦耳动听的歌声中结束了大唐诗都洛阳的穿越之旅。

5月6日,由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黄芷莹同学进行第十讲的授课。她首先用回顾杜甫的诗词带领小朋友们更快地进入杜甫诗词课堂,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小朋友们了解杜甫生平经历,用《画鹰》这首写于杜甫青年时期的诗,让小朋友们看到了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激情的杜甫。在一句句的诗词学习中,品味“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的豪情壮志。

5月13日,黄芷莹同学继续授课,开展第十一讲课堂。“小黄老师”再次向小朋友们讲解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下普通百姓的生活情况及杜甫中后期的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通过对李白与杜甫称号的对比及一段相关视频引入了本节课的内容——《石壕吏》,并且学习《江南逢李龟年》这两首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小朋友们对杜甫及其创作风格有更深层的了解,感受诗词中的力量。

5月20日,第十二讲课程由朱颖同学进行授课。“小老师”带小朋友们体会杜甫诗笔下的老病孤愁。逐句剖析《登高》诗歌的含义,对诗歌中的重点意象、写作手法和深入解读诗句,使同学们对诗歌中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在分析完《登高》之后,“小朱老师”又带来了杜甫的另一首名作《登岳阳楼》,并在课堂最后对同学们提出了疑问:“倚靠着窗的杜甫是为何而流泪呢?”让其尽可能的代入诗人的心境,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群体不同的内心。

5月27日,第十三讲课堂由陈誉同学进行授课。她带领小朋友们开展了一节“花景伴江景”的课堂,小朋友们跟着“小陈老师”播放的诵读视频一起齐读诗词,感受着大自然百花绽放的美景。待小朋友们“赏”完黄四娘家,“小陈老师”给同学们拓展《江畔独步寻花》剩余的六首诗,带领同学们再次返回乱世下的锦城呤赏碧江花海。小朋友们们沉浸在黄四娘家、黄师塔前、花满烟的少城中,仿佛穿越千年,漫步在锦江畔倾听子美无处告诉的颠狂。

6月3日,第十四讲课堂由黄紫裕同学进行授课。“小黄老师”通过提问诗题“归雁”,向小朋友们拓展关于雁的诗词,点明杜甫贯穿全诗的思乡之情。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分析,向小朋友们传达了诗人杜甫的迷茫和恋家之情。学习完第一首诗后,进入今天的第二首诗《旅夜书怀》。在星空,平野,月影,大江的美丽景色中,体会诗词意境。小朋友们在诗词朗诵的平缓音乐下感受杜甫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寥,以及他对家国天下的深深忧虑。

6月17日,时隔一个星期,语言文字服务团队如期开展第十五讲课堂,这也是本学期诗词之旅的尾声,石巧如老师给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绘声绘色的吟诵课。首先是小朋友们呼声最高的《将进酒》,石老师播放了三种不一样的视频风格,鼓励小朋友们大胆的尝试,并且让小朋友们了解每个人感悟到的不同,那么情感的表达也会有所不同。最后让小朋友们了解中国土生土长的诵读方式,了解基本特征,用视频的方式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期待大家今后也能对吟诵有所学习,有所感悟。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在传承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中华文化审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古诗词,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领略古诗的意象和意境。

走进流溪小学,校园里的文化长廊、诗词角成为了小朋友们领略古诗词的另一片天地。他们在这里驻足欣赏,品味着古人的智慧结晶,感受着语言文字的魅力,古诗词将成为他们一生珍藏的财富。为流溪小学的小朋友们铺就通往诗词殿堂的彩虹桥,语言文字服务一直在路上,期待我们下次相见!

文字 | 刘原宁 杨颖琪(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图片 | 罗丹(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 | 陈杏倩(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整理 | 田源

执行编辑 | 蒋嘉豪 李锦凤 康文琦

责任编辑 | 陈节 杨乃杰

终审 | 原月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太阳集团tyc151 一号教学楼

太阳集团tyc151 太阳集团tyc151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版权所有 © 太阳集团tyc151(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