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12点40分,太阳集团tyc151在1教105顺利开展了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三讲。本次主讲人卢临节老师以“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青年员工的自我培养‘文字功底的魅力’”为主题开讲。
卢老师通过三个问题:文字何为?什么样的文字才是好的文字?怎样炼就好文字?进而引出刘勰的著作《文心雕龙》,总结出写作的文字之道,并提出写作要对行、声、色三者进行把控的观点。
随后,卢老师热情邀请同学们提出对问题的理解并进行分享。在了解到同学们的想法后,卢老师针对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和鲁迅先生的《社戏》相关文段作详细解读,表明了好的文字功底,能传递出作者当下的心境,使读者产生共鸣。正如静安先生所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紧接着卢老师诠释了好文字的含义,鼓励同学们追求文字的深度与温度。她以卡夫卡的作品《饥饿艺术家》中的饥饿展览为例,指出多读多思、多写多改对炼就好文字的重要性。同时,卢老师对同学们强调要锤炼出自己的思考成果,让文章的写作充满思想力,拒绝假大空,摸索出自己的写作之道。
在演讲的尾声,卢老师解答了同学们的一些疑惑。有同学问到,对于文字功底较差的新生,如何完成本学期五十篇作文的任务?对此,卢老师认为:只要用心去写,脚踏实地,写作水平必定有所提高。对于同学提出的“如何摆脱“现代八股文”的束缚?”这一问题,卢老师表示,现代八股文是应试考试无法避免的问题,但大学是每个人思想飞越的阶段。同学们应在此阶段突破自我,逐渐积累,有意识的改变写作意识。此外,还有同学提出“如何在文章中形成自己的思想?”的疑惑。卢老师认为,思想的形成就像一块煤炭,是慢慢积累、慢慢形成的。而同学们要通过读书思考,在实践生活中体验,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若要想形成自身的文字功底,文传学子们需要日益积累,勤读勤练。本次青马工程第三讲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希望大家能从中吸取写作经验,持之以恒,从而提升自己。
文稿来源:文传学院综合媒体部刘欣荣
图片来源:文传学院综合媒体部朱怡静
图文编辑:文传学院综合媒体部廖泽芸
图文审核:文传学院孟浩老师、杜璐
文传学院综合媒体部陈蓥